首页 >> 卡片印刷

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发布不倒翁

万润机械网 2022-07-27 21:13:30

2017-06-01 13:02:28来源: 贤集网

记者从今天下午举办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,通过50项创新措施提升实体经济能级。

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,未来五年,适应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实体经济能级大幅提升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%以上,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和规模,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%左右,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,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比重值达到三分之二左右,新经济成为增长新动能,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,基本形成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、高效的市场环境,成为全国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。

目前上海土地资源日益稀缺,很多企业发展都受到用地制约,本次出台的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明确,到2020年全市产业用地规模将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。“只要有好项目,上海不缺土地。”上海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说。上海市规土局副局长岑福康也表示:“尤其是对这550平方公里当中的先进制造业,要保持一定的比重。要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,从规划空间上严格控制实体产业的用地规模。”

面对多数企业关心的用地成本问题,岑福康表示,上海从2014年年底就开始实行工业用地的弹性出让年期。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明确,将按照最高20年出让年期出让工业用地。他表示,此举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,也可以倒逼企业转型:“以往土地出让以50年为界限,实行20年的土地出让年期,在等同土地量情况下流量达到增效。同时在地价方面,一块土地20年的价格对比50年的土地价格,大概只在60%左右,切实降低了企业的初始创业成本。”

针对部分用地者担心的20年土地出让期后是否会变化,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明确,可在出让合同中,约定土地使用权到期申请续期条件和续期出让价格。“继续有生产、继续有产值、继续有利润、继续有制造能力的条件下可继续让你用这块地,”岑福康解释道,“同时续期价格现在就可以约定好,可以按现在的价格20年之后给你续期。”

此外,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还鼓励企业采用先租后让、租让结合的差别化土地出让方式。岑福康解释道:“先租后让意味着,例如前面三年每年只收租金,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,切切实实是实体经济在发展,进入到正常的发展轨迹,企业也具备购买土地的能力,再把这块土地出让给企业,通过先租后让土地成本又切实降低了。”

对于企业关心的另一个大问题:减税降费,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。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岚表示,将继续推进营改增,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。从今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的税率由四档减至17%、11%、6%三档,取消了13%的税率。将农产品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%降至11%;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。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,将可以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%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提高到50万元;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。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,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%提高到75%;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两年的,可享受按投资额70%抵扣应纳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。

据统计,今年1-4月份,上海工业生产好于预期,1-4月份工业规上总产值可比增长6.6%,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态势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7%,好于预期。汽车行业增长17.6%。在回答央广记者关于今年上海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新特点的提问时,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吴金城表示,今年以来上海实体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的增长,结构、质量、效益持续改善,向着预期的目标发展。他表示,今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,1-4月份战新可比增长6.5%,新能源汽车增长30.5%,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2.2%,新材料增长6.3%,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都稳定增长。工业利润1-3月份增长23.8%。工业企业利润率达到8.8%,高于全国平均6.1%的水平,包括东部地区平均6.2%。产业发展面临可喜的变化。

据悉,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中还提出了着力破解人才住房难题、增加公租房分配供应,支持自主品牌振兴和发展,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,完善“四新”经济发展环境等举措。

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

一、聚焦改革创新、体现振兴实体经济新作为

一是发挥自贸区示范引领作用,构建便利高效的营商和市场环境。主要考虑通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更好发挥市场主体、社会组织作用,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。

首先要增强企业发展动能。放宽民企准入领域,鼓励非公资本更深层次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制,培育一批国内及国际细分行业“隐形冠军”。加强与全球创新企业新一轮合作,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效益,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、产业创新中心等。在沪央企行业覆盖面广,要继续加强央地合作、优化央企服务,在本市布局央企地区总部、金融总部、研发中心和重大产业项目。以市场为导向,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推动国资国企向实体经济集聚。

同时,加快转变政府职能。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,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形成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,强化事中事后监管。加快推进“多证合一”,放宽新兴行业企业登记条件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监管模式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。完善财政投入机制,深化市、区收入分配机制改革,发挥各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、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性;研究落实鼓励企业技改等支持政策。

二是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。主要考虑聚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。

其中最重要的是集聚创新要素。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打造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机器人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,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创建5-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。推进产业创新工程,先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布局一批产业链创新项目,重点在嘉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建设。实施工业强基工程,基于上海现有优势,集中突破一批国家亟需、产业链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等,加快实现工程化、产业化。

同时,要增强创新活力。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完善国企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;落实高端装备首台突破、新材料首批次、软件首版次专项政策,加快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。优化创新环境。以“四宽两严”完善新经济环境,围绕大数据、互联网教育、卫星导航等重点领域,加快建设一批“四新”经济示范区;支持大企业发展“双创”平台,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引导支持,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,形成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。

二、聚焦提质增效、拓展经济统筹发展新思路

一是加强产业统筹,提升集聚和辐射能力。主要考虑在明确实体经济内涵和范围的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,提高质量效益、优化经济结构。

明确提出以高端发展为导向。落实“中国制造2025”,聚焦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,形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装备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、新材料等千亿以上产业集群。未来5年,战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%以上,战新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%左右。同时,要加快改造提升汽车、船舶、都市等传统产业,提高生产性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;培育发展“四新”经济,推动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增材制造等领域加快发展。

注重以区域统筹为支撑。其中市级层面加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,区级层面加强项目准入统筹;郊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,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都市型产业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。“十三五”期间统筹推进60多个10亿以上重大产业项目,加快建设和储备集成电路、智能网联汽车、大飞机等引领性强、成长性好、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。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等功能性项目建设,加快军民融合发展,形成一批国内领先、填补空白的民口配套产品和技术。

二是加强资源统筹,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。主要考虑引导金融、土地、信息化等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,促进优化流动、提高配置效率。

首先要强化金融支撑。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,加强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,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若干个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,加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、科技创新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。其次是优化土地供给。到2020年全市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,对规划工业用地予以严格管控,区每年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指标1/3用于制造业;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,提高集约利用效率,加快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。

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。要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,深入落实“提速降费”,到2018年建成全球“千兆宽带第一城”;推广智慧应用,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、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,增强用户感知;完善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功能,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,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,促进“互联网+”产业融合模式创新。

三是加强服务统筹,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。主要考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,切实为企业减负增力、增强企业获得感,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。

一手抓优化服务。依托已有服务渠道,集约利用各类政策和服务资源,建设全市企业服务平台,构建面向全所有制、全规模、全生命周期的普惠制企业精准服务体系;集中受理企业诉求、反映企业呼声,形成一套市区联动、部门协同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工作机制。同时,贯彻减税降费政策措施,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,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。使企业招得来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

一手抓降低成本。通过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、优化流程和压缩时限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市经信委联合市审改办出台了《上海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行政审批管理改革方案》,简化审批环节,优化审批流程,创新审查方式,推进开工项目和开业项目的审批期限在法定时间基础上压缩1/3。同时,通过产业用地租让结合、调整社保缴费比例等,降低企业用地、用工、用能、物流等成本。

三、聚焦政策突破、优化振兴实体经济新举措

一是开展政策梳理,注重集成效应。通过梳理国家和上海政策措施,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落地见效。

比如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建立“压减”与“新增”对接机制。加大调整落后产能力度,今年全市实施市级调整项目1300项、重点区域调整16个;同时坚持“边拔边种”,依托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信息服务平台,加快新兴产业导入速度。

落实智能制造实施意见。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,开展智能制造应用“十百千”工程,到2020年重点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、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、带动100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,以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。

二是创新体制机制,释放发展活力。通过制度创新破瓶颈、补短板,促进全市经济协同一体、集约高效发展。

近期出台产业统筹招商等政策。建立市区联动、以区为主、多部门协同的统筹招商机制,搭建全市产业项目及资源的信息集成和供需对接平台,保障关键资源要素供给,协调跨区产业项目迁移拓展等工作;引导区级层面建立产业统筹招商平台,加强土地、项目、产业布局等统筹优化。

后续研究落实一批政策措施。包括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调机制,促进创新成果在产业基地和园区产业化;在落实“人才30条”基础上,着力破解人才住房问题,鼓励企事业单位、产业园区自建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(15%)。

隔热条拉伸试验机

电子伺服弹簧疲劳试验机

WAW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仪60吨

汽车底盘耐久疲劳试验机

医用骨骼材料弯曲测试机

友情链接